四個12歲的少年,結伴沿著鐵軌走向目的地,約二天的路程,前往在幾天前失蹤的青少年的屍體之處。
硬扯到劇情寫作上的暗喻的話,可以說鐵軌代表了人生的旅途,屍體代表了人生死亡的終點,而珍貴的是小時候有真性情的朋友一起走過一段路。
少年們在找到屍體後,結束了這趟尋找死亡之旅,親身看見屍體,更加深理解了死亡這回事。回程之後,回到居住的小鎮,四人各自分手,又暗喻了人生有幸一起渡過一段旅程,最後分道揚鑣,各自往自己人生的道路前進。
包含主角的四位少年剛出場的第一幕,演技還有點青澀,不過隨著旅途的前進,越來越自然。
影片約一小時半,我沒有看過史蒂芬.金的原著,不知是否有刪減情節,不過我覺得電影有點短,可能是因為還滿好看的緣故。
查了一下演員,還滿有意思的。四位少年中的那個膽小、有點遲鈍的小胖子,飾演的演員是Jerry O'Connell,就是後來在台灣播出過的加拿大影集「幼虎遊龍」中的主角。應該是在這部電影上映後過了兩年拍的。西方人12歲到14歲變化還滿大的。從少年變成青少年,一下就長高、體型也變的比較長了。就有點像是妙麗和青少年妙麗的情況一樣。
(Jerry O'Connell飾演的Vern Tessio)
這部電影由Wil Wheaton飾演主角Gordie Lachance,不過應該說四位少年都是主角,只不過故事是由Gordie的角度來旁白記敘的。電影上映後(1986),參與影集《銀河飛龍》(Star Trek: The Next Generation)的演出。就是飾演影集中醫官的兒子。不過後來好像沒什麼電影佳作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聽說小說原著中,並不是以Gordie為主角,並不是以Gordie的角度來旁白記敘的,不過在改編成電影劇本時,決定改篇成這樣。史蒂芬金在看完電影的試映後也很滿意。劇中提到,Gordie喜歡寫作也有天份,成年之後成為一位作家,或許史蒂芬金在寫作時,Gordie這個角色就是他自己的自況,所以在改編成電影劇本時,改編者覺得改編成以Gordie為主角,讓敘述的角度更有重心,使得整齣戲中,人物變得更為立體。
(Wil Wheaton飾演的主角Gordie Lachance)
另一個戲份很重的,算是第二男主角的少年,角色設定有點叛逆,由River Phoenix飾演。在這部電影後,還有參與許多電影的演出。可是1993在他23歲時,由於吸毒過量過世了,當時已預計由他在擔任《夜訪吸血鬼》中採訪吸血鬼的那位記者,也算是滿重要的配角。這位演員的英年早逝,不禁讓人想起他在這部電影中所飾演的角色有點叛逆的設定,以及根據結局主角的自白,這位角色後來也是英年早逝的下場。不免令人感嘆巧合以及戲如人生。
(River Phoenix飾演的Chris Chambers)
(電影中Chris和主角Gordie的友情比較深入,Chris了解主角Gordie有寫作的天賦,並支持他發揮天賦。而Gordie無視父母及周遭人們對於Chris的誤解,持續和Chris保持友誼,並鼓勵Chris進修)
在電影中也是很有個性的第四位少年角色,由Corey Feldman飾演。在這部電影前有參與七寶奇謀(The Goonies, 1985)的演出,一直到近年來都在很多電影中的飾演角色,只是好像也沒有什麼代表作,也可能是我電影看的不多的關係。回想起在這部電影中,他的角色很不好演,Corey Feldman飾演的角色Teddy Duchamp,在更小的時候,受過父親的虐待,不過他還是渴求父愛,並以父親為榮,認為父親參與的諾曼地登陸。電影中只稍微提及父親目前遠離家中,可能死亡或失蹤,又或是有一個成人配角透露出的真相,因為瘋了被關在神經病院。
(Corey Feldman飾演Teddy Duchamp。)
值得一提的是,年輕的John Cusack也有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出。飾演主角已過世的哥哥。我對John Cusack一直都有好感,只要有他參與的電影大都很精采(不過也有例外)。感覺John Cusack好像和強尼.戴普的演出經驗有異曲同工之妙;有人說強尼.戴普喜歡到處去演怪怪的、非傳統的角色,而John Cusack給我的感覺就是到處去演重要的配角,而且他很有個人魅力,扮演角色的演出總是令我印象深刻,演技非常自然、投入。
(John Cusack扮演主角過世的哥哥)
還有電影中的反派(如果有反派的話),由Kiefer Sutherland飾演。這部電影後,有參與《粗野少年族》(The Lost Boys)的演出。在《粗野少年族》電影海報上,他就是和這部電影中一樣,一副長得壞壞的樣子。
留言列表